广西外国语学院学生申诉处理办法

时间:2025-11-07 来源:学生工作事务部

广西外国语学院学生申诉处理办法

 

第一章 总  则

第一条  为推进依法治校,保障学生合法权益,规范学校管理行为, 依法处理学生的申诉,依据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》,结合学校实际,制定本办法。

第二条  本办法所适用的申诉,是指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取消入学资格、取消学籍和退学处理决定及警告、严重警告、记过、留校察看和开除学籍处分决定有异议,而向学校书面申述理由,要求学校重新处理的行为。

第三条  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在籍学生。

第四条  学生提出申诉,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,符合规定程序和要求。学校处理申诉,应遵循公正、合法、及时和有错必纠的原则,严格依照规定开展复查工作。

 

第二章  机构与职责

第五条  学校组建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,负责受理学生提起的申诉,进行复查并作出复查结论。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由七至十三人组成,由学校领导、相关部门负责人、法律专家、教师代表、学生代表等组成。

第六条  申诉处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在学生工作部,负责受理学生申诉、组织相关会议、告知申诉人复查结论。

第七条  申诉处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:

(一)受理本办法规定的学生申诉;

(二) 向有关单位(部门)和人员调查取证,查阅文件和资料;

(三)对申诉进行复查,并作出申诉复查结论;

(四)学校规定的其他职责。

 

第三章  申诉与受理

第八条  学生对学校作出的处理或者处分决定不服的,可以在接到学校处理或者处分决定书之日起 10 日 内, 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诉。学生就同一事项只能向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进行一次申诉。

第九条  学生提出申诉时,应由本人递交书面申请书,并提供处理或处分决定的文件副本,还可附相关证据及证据来源说明。 申诉申请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:

(一) 申诉人的姓名、班级、学号及其它基本情况;

(二)申诉的事项、理由、要求并附上相关的证明材料;

(三) 申请人签名、联系方式、 日期等其他内容。

第十条  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申诉材料进行审查,对符合本办法规定的,予以受理;对申诉材料不完整的,可要求申诉人在 3 日内按照本办法第九条之规定补充或重新提交材料。申诉人提起申诉的日期为申诉人完整提交书面申诉材料之日。

第十一条  学生提出的申诉有以下情形之一的,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不予受理,并出具不予受理告知书:

(一)超过规定申诉期限且无正当理由的;

(二)不符合本办法第二条规定的申诉内容,或申诉事项系因申诉学生主动申请而形成处理决定的;

(三)材料不完整或未按要求补正的;

(四) 申诉人撤回申诉后再次提出申诉的;

(五)复查结论作出后,就同一申诉事项重复申诉的;

(六) 申诉人已就申诉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且已被受理的。

第十二条 申诉予以受理的, 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自接到申诉申请之日起 15 日 内作出复查结论并告知申诉人。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限期内作出结论的,经学校负责人批准,可延长 15 日。

第十三条  在申诉处理期间,相关处理或处分决定不停止执行。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认为必要的,可以建议学校暂缓执行有关决定。在申诉处理委员会未作出复查结论前,申诉人可以书面方式撤回申诉, 申诉处理即终止。

第十四条  申诉处理委员会应当在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 3 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有关部门,并告知其应当在接到申请书副本之日起 5 个日内提交原决定的相关材料和情况说明。

第十五条  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对处理或处分的事实、依据、程序等进行审查后,按照下列情形分别作出复查结论:

(一)原处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、证据充分、依据明确、定性准确、程序合法的,维持原处理决定;

(二)在认定事实、证据、依据、定性或程序方面存在偏差,处理或处分失当的,建议变更处理或处分决定;

(三)在认定事实、证据、依据、定性或程序方面存在严重错误或重大问题的,建议撤销处理或处分决定。

第十六条 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作出复查结论,应书面告知申诉人;建议变更或撤销处理或处分决定的,提请校长办公会审议后作出新的决定,并送达申诉人。

第十七条  申诉人送达复查结论或相关决定,应当直接送达申诉人本人,申诉人拒绝签收的,可以以留置方式送达;已离校的,可以采取邮寄方式送达;难于联系的,可以利用学校网站、新闻媒体等以公告方式送达。

第十八条  学生对复查决定有异议的,在接到学校复查决定书之日起 15 日 内,可以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诉。

 

第四章  附 则

第十九条  本办法所称的“ 以上”“ 以内”包括本数。

第二十条  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,原《广西外国语学院学生申诉处理条例》同时废止, 以本办法为准。

第二十一条  本办法由广西外国语学院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负责解释。

一审:吕彦儒 二审:严辉 三审:梁淑辉